您的位置:资讯>实操干货>电商扶贫四大作用:赋能 创业 增收和倒逼
关于电商扶贫,文中提到其有以下坚持的策略:①构建电商扶贫的长效机制策略;②扶贫先扶智的策略;③人才先行的策略;④坚持精准的策略;⑤坚持构建电商扶贫生态的策略。
何为电商扶贫?
关于电商扶贫的概念,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巡视员曲天军司长认为:电商扶贫,就是把‘互联网+’纳入政府扶贫工作体系中,通过一户带多户,一店带多村的精准扶贫带贫机制,对接城乡广域的大市场,注重农产品上行,促进商品流通,以此拉动贫困户的就业增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共赢。
而我国研究农村电商知名学者汪向东老师提出:“电商扶贫,即电子商务扶贫开发,就是将今天互联网时代日益主流化的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作用于帮扶对象,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改进扶贫开发绩效的理念与实践”。
电商扶贫的作用
(一)赋能
电商扶贫的核心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发表主旨演讲中有过提及,他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赋予穷人,特别是生活在边远地区、农村和边缘化城区的穷人,获得信息和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能力,使其藉此摆脱贫困。”
我个人认为电商扶贫的核心是“赋能”,赋予贫困地区的群体(个人和市场主体)获得信息和运用电子商务的能力,以此打破信息的壁垒,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让贫困地区优质“资源变现”(环境资源、产品资源、旅游资源),让“穷人”享受电子商务发展的成果,通过电子商务的新杠杆来撬动精准脱贫的硬骨头,从而实现全面小康。最终,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贫困转变。
(二)创业
让贫困及偏远地区的农民及创业者能都得到培训、帮扶及平台对接,让优秀的人才能够留在农村,依托电子商务进行创业。如,山东蒙阴的牛庆花利用电子商务创业,从“养猪大户”转变成“电商玫瑰”,每年农产品的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以上。
(三)增收
贫困地区农民获得信息和运用电子商务的能力,增强发展能力,拓展了农产品上行的渠道,更好地利用电子商务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乃至销往世界各地,打破信息不对称,实现优质优价,助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四)倒逼
通过电商扶贫,改变农民的认识和意识,帮助农民建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从而倒逼产业转型,实现贫困地区农产品优质优价。
电商扶贫的特征
(一)电商扶贫的“新主体”日趋丰富
不但有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还有中国供销总社的供销e家、中国电信的114mail和中国邮政的“邮乐购”为代表的电商国家队,同时区域性电商平台如江西的全城电商、河南的一扇门、北京的中农服等都在布局贫困县农村电子商务,此外,电商创业者,网商大户都参与到电商扶贫的大军里面去,组成“千军万马”的局面,共同进行电商扶贫的“大合唱”。
(二)涌现出一批电商扶贫新模式和新经验
各地结合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情况,诞生了“陇南模式”“武乡经验”等好的做法和经验,总结起来有“贫困农户创业型”、“大户引领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基层干部服务型”,这四种方式可以产生极好的带贫效果,可以把贫困户带贫机制带领起来,优先把贫困户的农副产品卖出去,卖出好品牌,卖出好价钱。
(三)农产品“触网”成扶贫“新路径”
2016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8945.4亿元,约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17.4%,农村网店超过800万家,占全网25.8%,带动就业超过2000万人。贫困地区优质的农产品正在通过电子商务拓展销售渠道、提升销售价格、增加销售量,利用电子商务改变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的局面。2016年农产品上行的销售额达到2000亿,发展速度和潜力巨大。
(四)电商扶贫的路径多元化
第一,"贫困户+电子商务"。扶持有基础、有意愿的贫困户发展电子商务,利用电子商务脱贫。如汪洋总理视察过的山西武乡县岭头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46户。从事小米等土特产销售的农民有上百家,其中包含贫困户21户。2016年,岭头村实现整村脱贫。
第二,"贫困户+帮扶主体+电子商务"。如蒙阴创业者高蒙,溢价从贫困户手里收购桃子,解决农民增收致富。
第三,"贫困户+合作社+电子商务"。如扎兰屯“一把木耳”的张大妈,通过成立木耳合作社,带领社员通过电商销售木耳,增收致富。
第四,"贫困户+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如内蒙古星华源食品公司,通过采购农户的农产品和安排贫困户就业,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
电商扶贫坚持的策略
(一)构建电商扶贫的长效机制策略
需要地方将电商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工作体系,实施电商扶贫工程。汪向东老师提出:贫困主体的获得感,是构建电商扶贫长效机制的核心基础;构建电商扶贫的长效机制,须基于市场,“重上行”。
(二)扶贫先扶智的策略
电商扶贫面对的是最深层的贫困和最顽固的思维,转变观念是关键。电商扶贫首先是要改变部分贫困地区领导干部和企业家对电子商务的片面认识,部分领导把电子商务认为是网购,以为就是京东和淘宝等电商平台,这种片面的认识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毕竟电商扶贫是新任务、新手段、新领域和新课题,需要加大和加强认识,将非常规措施转变为常规化措施和手段。
(三)坚持精准的策略
电商扶贫要始终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为目标,积极培养电商扶贫带头人,积极引导贫困群众融入电商产业链条,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增加贫困人口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人才先行的策略
目前,农村空心化现象还是比较严重,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稀缺,通过电子商务培训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专业人才问题还成为困扰贫困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突出问题,要着力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把外部推力转化为内生力。
(五)坚持构建电商扶贫生态的策略
贫困地区产业化发展程度不够,农产品标准化和商品化率亟需提高。
第一、贫困地区首先要加强规划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组织推进体系和政策规划体系的建设;
第二、加强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标准化建设、品牌培育和认证追溯,重塑上行供应链体系建设;
第三、加强人才培训体系建设,着力培养懂电商、懂扶贫的专业人才,提升电商扶贫发展水平;
第四、加强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发挥服务商在农村电商中的引领作用;
第五、加强金融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农村电商专项资金和信用体系建设,为贫困户开展电商提供资金支持。
电商扶贫的国家政策
关于电商扶贫的政策文件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2015年10月31号,国办78号文,印发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开篇第一句话就提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文件专门提出“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工作重点,提升贫困户运用电子商务创业增收的能力”。
(二)2016年10月31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对外发布《网络扶贫行动计划》,计划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三)2016年11月4日国家16个部门联合出台的国开办发〔2016〕40号《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将电商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工作体系,实施电商扶贫工程,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加就业和拓宽增收渠道,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程。
(四)2016年11月23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其中,第一章第三节为电商扶贫,明确了“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工作重点,提升贫困户运用电子商务创业增收的能力。
(五)商务部、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三部委联合开展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每个县可以享受2000万的资金扶持,重点是在农产品上行、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乡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和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训。前四批全国总共有756个县,其中有499个国家级贫困县,占66%。而2017年示范县创建仅限于国家级贫困县和纳入《“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革命老区。
结束语:
按照汪向东老师的教诲,农村电商、电商扶贫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理论上再罗列几大问题、几大挑战、几大任务,恐怕已不能满足实践要求,需要从表象深入到内在。这就需要大家探索各类现象之间的关系,去发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