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安瀚医疗获一亿美元投资 胶囊内镜机器人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传统胃镜的不适感和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使得很多人放弃了传统胃镜的健康筛查。
8月15日,医疗器械企业安翰医疗宣布,与大中投资、软银中国资本、优势资本、虔盛投资、厚新健投、同晟资本达成战略合作,6家投资机构将共同投资一亿美金,用于安翰医疗市场版图开拓及新产品线研发。
安翰医疗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研制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并实现商业化应用的中外合资高新技术企业。安翰公司Navicam?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由巡航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与定位胶囊内窥镜系统组合使用,是胃及消化道疾病早期检查利器,能够提高早癌检出率。安翰公司拥有磁场精确控制及光电成像等一系列世界独创的专利,能够对胶囊内窥镜精准控制及定位,实现了胶囊内窥镜对胃部的全面精确检查。使用Navicam?胶囊内镜机器人进行胃部检查时,不需要插管,只需随水吞服一粒胶囊内窥镜,经过15分钟左右无痛、无创、无感染、无死角的胃部检查即可完成。
据了解,目前安翰胶囊胃镜机器人拥有CFDA颁发的全国唯一一张属于胶囊胃镜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安翰胶囊胃镜机器人现已进入全国30个省市的近千家医疗机构。
2017年2月,安翰医疗还曾与软银中国资本达成战略合作,获千万美金注资用于医疗市场开拓。
――以下是今年4月报道原文――
中国已成胃癌高发国家,90%以上的胃癌患者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难以治愈。而此类疾病的早期治愈率非常高,因此,提早发现并予以治疗是降低胃癌等消化道疾病发病率最有效的方式。而人工智能在消化道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也为消化道肿瘤检查与诊治提供了新思路。
4月20日,IBM与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安翰)签署合作,双方共同宣布将在胶囊内窥镜医疗影像领域展开探索性合作,探索将IBM在认知影像领域的技术用于提升消化道疾病早期精准筛查的可行性。
据了解,安翰是一家中外合资高新技术企业,研制了可主动精确控制消化道胶囊内镜机器人并于2013年1月实现商业化应用。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传统胃镜的不适感和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使得很多人放弃了传统胃镜的健康筛查。而通过安翰光电NaviCam?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患者只需随水吞服一粒胶囊内窥镜,经过15分钟左右无痛、无创、无感染、无死角的胃部检查即可完成。精控胶囊胃镜系统,使用胶囊内镜机器人采集医疗影像数据,以做到更高效率、更低障碍地收集胃部检查信息。对机器人位置与位姿的精准磁控则可以使消化道检查更完整。据介绍,其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已经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上百家医疗机构与体检中心付诸应用。
不过其每次检查产生的约二万幅影像,给医生带来了数据处理和实现精准化分析等新的挑战。
临床应用中,这些海量的影像数据很难通过人工阅读的方式快速诊断,IBM的认知影像技术或可为破解此难题提供钥匙。此次,IBM中国研究院与安翰的早期研究合作项目,旨在展示通过智能病灶检测技术帮助安翰处理每年产生的数十亿幅影像,提高疾病筛查的精准性和可行性。此次研究项目也将探索IBM结合多模态学习与模型融合,从内窥镜影像与电子健康记录中挖掘有价值的知识,并为医生提供诊疗建议的可行性。
安翰医疗董事长吉朋松先生表示:“IBM在影像认知分析的技术与安翰智能胶囊内窥镜机器人影像诊断平台的结合探索,能帮助医生在消化道领域更快捷、准确地做出诊断。安翰医疗与IBM共同推进探索的应用人工智能辅助消化道影像诊断研究技术,它代表了一种新模式,能优化消化道分级诊疗模式,如成功或可为医疗资源紧缺的基层医院、社区医院等提供‘医学专业技术+信息科技智能辅助诊断’,开启精准医疗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