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观察>阿里系的网商银行在下什么大棋?
为什么拥有1500万小微企业客户的网商银行会在利润榜上排名垫底,甚至和只有20万小微企业客户的微众银行都还相差一个数量级呢?这着实令人吊诡。
每年三四月份,密集发布的银行年报总是给财经媒体和大众自媒体贡献了大量的话题。财经媒体看的是门道,他们关注的是诸如“宇宙行工行的极限在哪里?”,诸如“零售之王招行是不是依旧是一匹黑马?”等一系列略带专业性质的问题。头条自媒体则更为关注热点,通过小学生都会做的除法,炮制出一篇又一篇标题类似于“日赚10亿,工行才是祖国骄傲”这样的爆款文章。
就这样一个中国各大银行集体展示利润肌肉的传统舞台上,这几年却出现了一些新鲜血液。出身于互联网的一大批民营银行也纷纷加入到这场展示之中,其中无外乎脱胎于阿里的网商银行和依附于腾讯的微众银行最为人所关注。
然而,当这些已经享誉海内外的中国互联网巨头们,开始和作为经济支柱的各大传统银行在他们的领地比身高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传统四大行动辄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利润让他们望尘莫及。
尽管今年各家的财报还未完整呈现,但已经发布的业绩快报也毫无疑问地印证了这样的现象。
25家A股上市银行的数据表现依旧亮眼,互联网银行们则有点不尽如意。微众银行还算是好的,至少利润上已经来到了十亿数量级,仅仅服务20万小微企业就实现了14.48亿的净利润,上升趋势明显。网商银行的数据就有点尴尬,虽然服务了1500万小微企业,但是净利润却只有可怜的4.04亿,连工行利润的1%都不到。
这样的数据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为什么拥有1500万小微企业客户的网商银行会在利润榜上排名垫底,甚至和只有20万小微企业客户的微众银行都还相差一个数量级呢?这着实令人吊诡。
要明白这样的差异,就得先理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经过不足半个世纪的发展,银行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体系的中坚力量,是GDP的重要构成。在过去的20年发展过程中,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规模增长成为银行的主要追求目标。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不断在其每年发布的《中国Top40家银行价值创造排行榜》中提出相关观点。最新一期报告中的相关陈述是这样子的:
从2015年到2017年,40家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长达10%,风险加权资产增长达11%;而整体收入增速仅为1.8%,税前利润增长为1%,经济利润下滑了32%,是典型的规模驱动型银行。
在传统金融环境下,要追求规模的增长,无论是从风险控制还是资金体量的角度,大型企业自然成为了银行资金去处的不二选择。所以,研究中国市场的整体负债最先是集中在大企业端,而小微企业极难获得银行青睐来获得发展资金。每个人都知道加杠杆能加快发展速度,但前提是先够得上银行的服务门槛。
图片来源:格隆汇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整体发展,人民群众的富裕和消费程度越来越高,增速放缓再加上饱受经济效率质疑的银行开始把目光盯向零售端以寻求突破。努力没有白费,中国的负债开始向居民转移,但是大家都明白这其中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还是相对于银行来说风险较为可控的产业,这是一个相对保值的抵押物。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间留下大量长尾小微企业的服务空白?既缺失完善财务指标,又没有抵押物品,更不用谈详细的征信数据。十多年前,“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上书总理,痛陈“农民真苦”、“农民真难”、“农民真危险”,引发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关注和讨论。现在,小微企业也是面临这样的节点,“小微企业真苦”、“小微企业真难”、“小微企业真危险”。
单纯从规模增长的角度上来看,银行并非主观上不愿意服务小微企业。客户数目的增多,规模一定会增大。但是小微企业的经营性质决定了这却不能给银行带来更高的利润,因为其无法承担大企业所能承担的利息水平,同时其偿债风险也在增大。
这两年在政策的倾斜下,一些银行也在努力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以民生银行为例。截至2017年末,民生银行为609.34万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余额为3591.47亿元(户均不到60万),并为592.42万户小微企业提供了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贷款余额和收益最稳定的房贷接近。
平安银行也开发出多种服务小微的形式,2018年,他们服务的小微用户数达到了30万。
以四大行中的建行为例,根据2017年年报,建行更是向130万小微企业提供了5.9万亿的贷款支持。
但是翻看这些银行财报,则会发现:凡是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比较集中的领域和行业,比如小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居住餐饮业等,业绩往往比较惨淡。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网商银行拥有1500万小微企业用户却只创造了4.04亿利润了。
全球视野下,就算是公认的格莱珉银行模式,也是带着浓烈的公益色彩,盈利指标也并不好。所以,得承认这简直就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无担保、没抵押、缺风控数据,是阻碍传统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最重要的原因。
关于这些问题解决,得益于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思路转变。传统银行总是谋求在小微企业本身寻求解决方案,因为群体规模巨大,之间的相似性又很少,这个进程推进极为缓慢。
互联网的网状连接使问题的解决变得可能。比如,网商银行就以“收钱码”作为节点形成的巨大网络,去挖掘求解有效合理的满足新时代的风控策略。
网商银行资深总监胡晓东曾对这个探索过程有过相关关描述,“刚开始探索线下小微企业的贷款时,我们也心里没底。但随着不断的探索,我们发现线下小微经营者用上移动支付之后,能够沉淀下来的部分数据维度甚至比线上电商还要丰富,再结合我们的风控能力和经验,为他们提供贷款服务就有了基础。”
同时,AI等先进技术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针对线下小微经营者,网商银行创建了多套针对性风控措施,能有效识别经营属性、判断交易有效性、预测商家经营能力。人工智能,甚至能够在1秒钟内通过转账关系链判断出是个人还是个体经营者,排除虚假交易,并在支付数据基础上结合商圈人流、同类商家经营状况等综合纬度,给用户一个最合理的授信额度。
网商银行前行长黄浩针对风控曾有个形象比喻“传统的信贷风控理念往往先把人预设为坏人,但网商银行从不预设任何一个坏人,我们把每个人首先看成是好人,然后用大数据的风控技术把其中少数的‘坏人’挑出去。”
从更高的维度来看,这套风控模型的发展趋势在于,从整体到个体,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能实现自身的“风险”控制。首先,对普通人来说,可以依据移动端形成的账单详尽数据来对个人的经济风险进行把控。其次,用收钱码得专属经营账单、大数据经营分析。网商有数,让商家对自己的资金能够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接着,诸如网商银行的金融服务提供商可以创建有效适用的风控模型。并且,积累的服务线下小微经营者的经验和能力也向更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有利于更大层面上解决线下小微贷款的难题。
这简直堪称是普惠金融时代下风控模式的标准模版。
2017年6月,蚂蚁金服推出针对线下小微企业的“多收多贷”服务,只要用收钱码收款,收到越多客人的付款,能贷款的额度就会越高,烧饼店、小卖铺、街边摊这样的小商家也能方便地在网商银行贷款。
不到6个月,已经有超过155万线下小微经营者获得了网商银行的贷款。当年双十二期间,网商银行推出的“码商金融狂欢节”,短短17天就有超过36万码商申请并获得了贷款,超过209万码商开始使用商家专属的现金管理工具“余利宝”,活动总参与人数超过了1095万。
与大企业满额贷款慢慢使用不同,小微经营者更为精打细算,为了节省利息,只有必要时才申请贷款,并且尽快还款,有需求再贷,“小、急、短、频”的特点明显。数据显示,线下小微经营者笔均贷款金额仅7615元,平均资金使用时长为50天,6个月内贷款超过3次的经营者却达到35%。网商银行针对这个特点,提出了创新性的“310”模式,即三分钟申请贷款,一秒钟到账和零人工干预。
从获客到风控,再到产品创新,网商银行一套组合拳打出后,效果立竿见影。截止当年11月底,网商银行线下经营者贷款的不良率仅0.78%,99.15%的商家都能做到按时还款。而同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创办的格莱珉银行偿债率约为98%。
回顾阿里巴巴近20年的发展历程,像网商银行这样“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例子并不少见。无论是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样铭记人心的口号,还是支付宝解决交易信任问题,再到阿里云为技术进阶的疯狂尝试……阿里巴巴成功之路似乎给人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观感。
网商银行不过其中又一个鲜明的例子。马云此前在多个场合就表示,“中国和世界不缺银行,但是缺创新型的,为小企业真正服务的银行。在成立之初,他还许下愿望,他的梦想是未来5年,网商银行能服务1000万家中小企业。
如今,马云的这个梦想已经提前两年,在2018年实现。现在承载他梦想的是新任行长金晓龙,而这个继承者有了更大的宏愿:三年内让所有路边摊都能贷到款。对此,他有自己的思考:这个体量微小但数量庞大的群体不应被忽视,他们的需求得不到解决,可能就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现在的金晓龙已经习惯了在支付宝“码商说”专区和他的客户“亲密接触”,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故事。他说“每天看着他们的留言,让我们更坚定地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马云和网商银行的初心和努力,最终换来了高层的赞许。在两会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到金融机构如何为民营和小微提供服务的时候,点名了:网商银行、江苏银行、微众银行做得都不错。“今年我们会继续推广普及这些经验,支持民企和小微企业发展。”
表扬或许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4.04亿利润,也不算什么。
他们只是一直走在“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路上。
注:文/封成,公众号:鹿鸣财经(ID:luminglab),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