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数据>【数据】1-9月天津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1-9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0.1%、23.3%和12.9%。
【亿邦动力讯】10月23日消息,天津市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数据】1-9月我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以下为数据公告原文:
1-9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0.1%、23.3%和12.9%。
附注
1、指标涵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2、调查对象
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3、调查方法
对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其他行业法人单位附营的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产业活动单位实施全数调查;对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实施抽样调查。
此外,天津市日前还公布了以下关键数据:
1-9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4%。
工业投资增速小幅加快。1-9月份,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6.4%,增幅比1-8月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9.5%,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35.1%。
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1-9月份,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3%,比1-8月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在地铁11号线一期、地铁6号线、地铁7号线一期等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带动下,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8.5%。
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我市持续推进“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企业投资意愿逐步增强。1-9月份,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4.7%,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附注:
1、指标涵义
固定资产投资: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它既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
2、调查对象
全市行政区划范围内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不包括农户投资,不含军工、国防项目。
3、调查方法
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
1-9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39个行业中, 22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拉动作用位居前五位,五个行业合计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4.0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运行稳定。1-9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2.7%,同比增长4.5%,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4个百分点。智能制造领跑全市工业。1-9月份,智能制造企业工业增加值占比为28.7%,同比增长7.6%,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
附注:
1、指标涵义
工业增加值: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2、调查对象
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3、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
天津市统计局
2019年10月23日
前三季度,全市各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指示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着力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长韧劲进一步加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市场活力不断释放,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评估审定,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15256.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85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5941.47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9203.03亿元,增长6.5%。在大规模减税降费的背景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1%。
一、工业生产保持稳定
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增加值5426.86亿元,增长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7%,制造业增长2.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0%。
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突出。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2.7%,增长4.5%,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3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8%,医药制造业增长12.0%,汽车制造业增长9.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7%。从重点产品看,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0.5%,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46.2倍,城市轨道车辆增长3.1倍,工业机器人增长36.4%,服务机器人增长48.5%,中成药增长55.7%,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15.0%。
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6%。
二、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发展逐季加快
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5%,比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35.59亿元,增长5.2%,电信业务总量增长77.4%,水运货物周转量增长16.0%,铁路货物周转量增长4.4%,公路货物周转量增长3.4%,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6.5%,集装箱吞吐量增长8.0%,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5.2%;金融业增加值1553.41亿元,增长6.1%,中外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长4.6%,贷款余额增长8.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813.23亿元,增长0.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64.38亿元,增长3.5%。
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7%。其中,新服务、高技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7.2%、18.6%和11.8%。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5.4%。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4.7%,占全市投资的42.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1%,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74.9%,食品制造业增长3.1倍,医药制造业增长1.3倍;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4%。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16.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9.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3%,其中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增长9.4%。
四、大众餐饮市场持续活跃
前三季度,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0.0%,其中,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1.2%,快于全市1.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单位中,快餐类单位营业额增长6.3%,餐饮配送类增长31.1%,小吃类增长22.7%。
五、招商引资势头良好
前三季度,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4462个,实际利用内资2278.27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北京、河北企业在津投资占比达到50.5%,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引进制造业项目540个,到位资金183.95亿元,增长46.6%,占比8.1%;引进服务业项目3559个,到位资金2011.15亿元,增长9.2%,占比88.3%。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21家,合同外资额193.24亿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36.95亿美元,增长4.4%。
六、就业收支稳步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就业37.23万人,同比增长1.2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42元,增长7.1%,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03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8元,增长6.9%。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751元,增长7.9%。
七、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上涨3.2%,衣着上涨2.4%,居住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0%,交通和通信下降0.4%,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3.9%,医疗保健上涨0.9%,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4.0%。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与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5%和0.7%。
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产能利用更加充分。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6%,比二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微观杠杆率下降,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55%。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不断加大,前三季度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1.1倍,教育投资增长49.5%。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同时也要看到,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市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下阶段,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持续推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深化巩固向好势头,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附注:
(1)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增长速度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电信数据来自天津市通信管理局;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利用内资数据来自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利用外资数据来自天津市商务局;新增就业数据来自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居民收支、市场物价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
【本文来源:本文摘编自公开信息,由亿邦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Ebrun Go整理输出,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错漏欢迎联系run@ebrun.com 沟通处理,如转载,请注明源头,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