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道面试题,你会怎么回答?【内容提要】场景化运营增长模型外卖,如何进行获客?外卖,如何进行经营?外卖,如何进行营收转化?外卖,如何规划支付宝外卖的留存和流失?还有一个更高阶的玩法1. 场..."
【内容提要】
场景化运营增长模型
外卖,如何进行获客?
外卖,如何进行经营?
外卖,如何进行营收转化?
外卖,如何规划支付宝外卖的留存和流失?
还有一个更高阶的玩法
分析任何事物,其实都有特定的分析方法和框架。
对于支付宝这类互联网产品,我自己总结和惯用的思维方法见下图,我给它起名:
场景化运营增长模型。
这个模型从左往右看,可以分为5个部分:
1)最左边:获客渠道和用户触点
2)中间圈:经营场景
3)最右边:留存和流失
4)最上面:传播分享
5)最下面:用户画像
今天,我就尝试用这个模型来解决「如何让更多人用支付宝点外卖」这个有趣的问题。
关于这个模型的核心逻辑、具体用法、设计初衷等,欢迎私信交流
从场景化运营增长模型来看,外卖的获客包括两个部分:获客渠道、用户触点。
1)获客渠道,即能够获取用户的通道和路径;
2)用户触点,即能够将后面圈圈的经营场景触达到用户,能够让用户感知到后端经营场景的方式。
我们尝试脑洞下支付宝外卖获客渠道和用户触点的可能玩法:
1)外卖的获客渠道:内部(支付宝内其他功能场景)、外部(阿里系产品、商家导流)、线上(入驻平台、异业合作)、线下(大屏硬广、人流密集场所、写字楼地推)
2)外卖的用户触点:红点、push、sms、开屏广告、角标、站内信、动效、线下门店
从场景化运营增长模型来看,外卖的场景经营包括四个部分:产品策略、运营策略、营销策略、用户策略。
1)产品策略,即外卖的产品设计、业务流程等,也包括外卖场景的营销工具。
2)运营策略,即外卖的运营打法,包括商家运营、C端运营、热点运营等。
3)营销策略,即外卖的市场价值、营销定位和品牌调性,一般短期内不变。
4)用户策略,即外卖用户的营销策略,常见包括新客首触、老客促活、沉默唤醒、流失召回等。
我们尝试脑洞下支付宝外卖产品策略、运营策略、营销策略和用户策略的可能玩法:
1)产品策略:外卖的主场景,全天下长得都差不多,是一个成熟的分发场景,这里更多关注营销工具层面的建设,包括积分、拼团、签到抽优惠、满减等,来让外卖的产品更具运营特性。
2)运营策略:商家运营(独家入驻、店铺感恩回馈)、C端运营(新客专项、老客优惠、店铺粉丝优惠)、热点运营、主题运营(晚餐、正餐、早餐、下午茶、五一宅家必点)、内容运营(网红评测、100元点米粉)。
3)营销策略:所有外围的线上和线下平台进行洗脑传播,例如职场人都用的外卖平台、越南吴亦凡为您送货blablabla之类。
4)用户策略:新客优惠券、单品限量、外卖任务(消费xx元送个鸡肋赠品)
这里直接脑洞营收转化,,一般的,我们把营收转化的打法叫做:营销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补贴、限量、新店新品、分析用户习惯-再来一单、您常购买、实惠套餐、大家都爱吃等。
从场景化运营增长模型来看,外卖的留存场景包括两个部分:留存分析和流失分析。
1)留存分析,即外卖完成购买,依旧停留在外卖产品中的用户,以及定期用户和高复购用户,我们归于外卖留存用户,应当有策略跟进,提升留存。
2)流失分析,即外卖完成购买,即离开外卖产品,包括离开外卖场景和离开APP,以及沉默用户和流失用户,应当有策略跟进,降低流失。
我们尝试脑洞下支付宝外卖产品留存和流失的可能玩法:
1)留存分析:广义的留存包括留存和复购,通常我们在用户完成单一场景消费后,还会引导其去其他场景,例如在外卖下单成功页会引导其去花呗、借呗、种个树、养个鸡之类,总之不要轻易让用户离开产品,我们称其为:交叉营销。
2)流失分析:广义的流失分为离开和跳出,离开,即离开外卖,通常我们做交叉营销和其他挽留策略;跳出,即离开APP,通常我们用其他触点来召回用户,例如用短信通知外卖小哥已经取到货品,正在快马加鞭送。
上图是美团外卖的推送,从上图这个推送,你能解读出什么吗?
思考5秒钟......
1......
2......
3......
4......
5......
参考答案:
1)这是一条推送,即PUSH,即主动触达用户,而非坐等用户的被动服务
2)这条推送包含了天气、地点、服务、时间、日期等多维内容
天气:「预计今晚有雨」
地点:周末的外卖一般送到生活场所,即,家
时间:下午4点多,即将晚饭时间
日期:星期六
服务:外卖
3)这条推送在结合第2)的所有信息后,给出了影响我下单外卖的两个决策点:
即将下雨,可能会影响外卖延迟送达
如果要准时送达,暗示用户点击本条推送即可马上下单,保证准时吃上
更绝的是,我点击进去后,映入眼帘的不是信息流,而是「您可能想点...」,细思极恐
作为面试,上面的回答基本OK了;作为营销和经营,还需要结合支付宝外卖的团队资源、现状阶段、未来战略等再进行细化,务必落地。
最后,试试用场景化模型来聊聊:
如何提升微信朋友圈的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