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种网红产品层出不穷。一些网红零食爆红,不乏有品牌从2012年成立,利用B2C平台实行线上销售,开创了中国食品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销售的先河,其吉祥物的形象也深入人心,用了7年时间成为国内最火爆的网红零食品牌。
图片来源:网络
甚有水果品牌,仅仅用了3天时间就成就了网红界的一个神话!结合电影中齐天大圣蟠桃园吃桃的场景,促成枣阳皇桃与电影IP联手,仅用了3天时间,就卖光了560吨皇桃。让人不得不惊叹,要成为网红产品,3天就足够了!
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网红产品基本都是先从打造IP(品牌)入手,逐步开拓市场。而在打造IP的过程中,无论是原创形象设计,还是联手电影,都会伴随着一系列知识产权问题。特别是极有家、ifashion、腔调这些非常强调原创的平台,商家如何把关产品的原创设计,就显得尤为关键了。以上说到的平台,卖的很多产品都是原创产品,都可以登记著作权的。而阿里也推出了“原创保护平台”,集原创证据存证和维权一体。有些商家想把通过这个平台去维权,需要注意下:必须在产品发布(上架)之前先在平台上进行原创作品的存证(上传保存),然后才能作为维权的证据去投诉维权哈。如果您的产品已经发布了,是不可以上传存证的了。
一、自查第一环:设计
情况一:自己设计时,过度借鉴和参考,会构成侵权!
当我们自己在设计图画、logo的时间不免会借鉴和参考别人的设计,从中获取灵感,但如果过度地借鉴和参考,很可能就会构成侵权了!各位商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啊!
情况二:委托设计师设计时,
一定要确定好作品的归属,小心摇身变为侵权者!
如果实在是江郎才尽,也可以考虑委托设计师设计。但同样要注意当中的风险!委托别人设计的,必须与对方确定好作品的归属,最好通过合同或协议的方式规定好作品创作完成之后归谁所有。如果没有约定的,作品就归设计师所有了,别人做成产品拿去卖或者授权别人使用都是可以的。到时候很有可能你反倒成为侵权者了。
情况三:自家设计师设计时,
注意审核内容是否被夸大,否则自己要背锅!
很多商家可能会说,我自己手下有设计师,不用委托他人做啦。但也得小心!不管是自家的设计师还是技术研发人员,最好都跟他们签订职务创作或职务发明声明书,明确好他们创作的作品或研发的产品都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创作或研发出来的,最终的成果是归公司所有的。
跟设计师签定好“君子协议”之后,也请各位商家不要掉以轻心,麻烦您先看下对方交付的设计稿,有无夸大宣传、弄虚作假的嫌疑。
二、自查第二环:生产
情况一:委托工厂代加工,必须签好保密协议
产品设计研发完成后,接下来就是要生产出来了。生产跟设计研发类似,如果商家自己有工厂的,就可以把设计图给到生产线生产了。如果没有自己工厂的,可能就要委托其他工厂代加工了。这就涉及到保密协议的内容。在上面所说的设计研发环节中,我们已经确保了“原创性”,我们的作品、技术都是只属于我们自己专有的、唯一的。但在给到工厂生产时,如果不注意保密,很有可能这些作品、技术就会被他人挪用。特别是对于那些还没有注册商标、登记版权、申请专利的产品来说,很有可能就会被别人抢注。商家很有可能就从原创者变成侵权者,从而有被侵权的风险了。所以在委托生产加工的同时,必须跟生产方签订保密协议,要求对方不能把您的产品设计图等机密文件泄露,否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情况二:批发进货产品,也要谨慎审查
淘宝上可能有相当一部分的商家是没有找工厂生产产品,而是通过批发进货的方式来采购产品的。这部分商家有可能会问:我是进货回来卖的,不涉及什么原创设计、委托加工,侵权的问题与我无关。错!如果您是这样想的,很有可能就掉进侵权的坑里面了。原创的产品,您还能把控(是不是原创,商家自己是最清楚的),但非自己原创产品就很难把控了。您很难清楚地知道供货商提供给您的货是否存在侵权问题:比如产品上面有别人logo的,产品的款式或外观有可能是别人的版权或专利。这种情况,很难发现。特别商家现在的知产意识还不算太强,进货过程中可能更多地关注价格或者质量,往往会忽略了知产问题。所以,一定要谨慎进货,保证货源合法正规,并且提前审查好供货方的资质,务必保留正规的进货票据。
商家可以进货的时候让对方提供货品对应的知识产权证书(商标、版权、专利)或者品牌方的授权书。如果没有这些证明文件,最好能在进货合同中让对方声明提供的货物是没有任何知识产权问题的。
三、自查第三环:销售
产品生产出来了,或者从供货方那里进货了,接下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销售。不同于设计和生产,买家或品牌方不能直接看到这两个环节,但对于产品上架,因为是直接展示在网站中,所以如果有侵权问题,很容易就会被发现,并且被截图保留证据。因此,各位商家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在进行销售这一环节时,商家主要有三个自查重点:
情况一:产品名要避免商标侵权
首先,我们需要从产品名字入手,检查产品标题和详情介绍中,是否使用了别人的商标。这又回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商标注册!你要为自己的产品创建一个品牌(起一个名字、叫什么名字),最好为产品注册一个商标,避免侵权风险。判断商标是否相似、能否注册成功、哪些名字不可以用作商标等有关商标知识。
注意:不是所有自己没有注册的商标或名字都不能使用,要视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