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跨境电商南南及三方城市合作论坛第三期网络研讨会圆满成功
8月25日,由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和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丝路城市南南合作项目共同主办的第三期可持续发展跨境电商南南及三方城市合作论坛成功举行。第三期论坛以电商扶贫为主题展开了近2个小时的专题研讨和问答活动,来自中国、巴巴多斯、埃塞俄比亚、孟加拉国、土耳其等6个国家、15个城市的政府官员、使馆代表、留学生、企业代表在线观看此次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围绕“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等创新举措,深度聚焦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电商减贫优秀实践。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5万余名观众,一同了解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电商扶贫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新生命力以及未来创新方向。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田国锋先生主持本次网络研讨会。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高级研究与项目顾问哈尼・贝萨达(Hany Besada)先生,中国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张静女士,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副会长吴秀媛女士以及重庆扶贫办综合处处长孙元忠先生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利用数字技术与电子商务推动减贫的经验与实践以及南南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减贫的重要意义。
中国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张静女士分享了关于扶贫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可持续扶贫模式的经验。张静女士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在扶贫机制上的探索:通过创建MOOC农村电商学习平台及课程体系让农民获得基础电商知识,随后全国范围内招募电商大咖担任扶贫导师,通过班级导师、一对多指导、线下面授等多个方式构建师徒制孵化模式并且积极对接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渠道资源。这一扶贫计划直接培训了14909名学员,有60745人间接受益,培训后平均就业创业率达61.4%,平均月增收500―3000元。
中国使用“互联网+”模式进行脱贫、减贫工作 图片来源:吴秀媛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副会长吴秀媛女士在演讲中系统化地介绍了 “12316服务”“信息进村入户”“农产品出村进城”“网络扶贫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项目工程以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与帮扶措施,向世界分享减贫事业中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实践。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高级研究与项目顾问哈尼・贝萨达(Hany Besada)先生在演讲中充分肯定了中国政府在数字化减贫方面做的创新与成果。他提到,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数字化这一有效工具来释放数字创新提供的无限机会,并且应该鼓励发展跨境电商这样的数字经济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可以通过推动数字经济,减少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之间现存的经济不平等的现象,并为更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脱贫减贫提供更多途径。”
重庆扶贫办综合处处长孙元忠先生通过讲述秦巴山区某贫困户的案例,非常细致地展现了一个相对落后的村落是如何通过电商经营实现了消除贫困,走向共同富裕。他认为国家所一直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要找到紧跟消费趋势和需求的市场,但同时平台和产业链的构建仍旧存在一些可以提升的空间,电商扶贫需要更加全面和系统性的创新。
本期研讨会视频回放将在腾讯云大学平台上线,敬请期待。观看过本次研讨会并扫描下方二维码完成问卷调查的观众,将获得电子参与证书一份及嘉宾PPT等学习材料,并有机会获得主办方的协助,与全球跨境电商领域从业者建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