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运营>中秋文案:14首诗,谱写人月共团圆
鸟哥笔记文章,八月十五的夜,玉露生凉,圆月明窗。"
八月十五的夜,玉露生凉,圆月明窗。
天上的明月,与人间的团圆,共同谱写中秋之乐。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
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在我们观念里,月亮,是一个寄寓了幻想和诗情画意的意象,是一个极具人文涵义的所在。
《今夜的月亮》诉说着对故乡的思念,在中秋的节点,远在他乡的游子更怀念自己的故乡。
侃侃的歌声很纯朴自然、如若不染纤尘的天籁,和黄灿的声音相得益彰,从我们的内心里穿过,抚摩着我们尘世里功利和浮躁的灵魂。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中秋节的来源,与丰收有关。
“冬耕春种,夏耘秋获”,时序到了秋天,就到了丰收的季节。
此时,人们分配享用各种食物,全心全意地准备新粮、时令瓜果,进行各种祭祀,以示庆贺,也感谢恩赐,祈求来年好收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古时候的习惯,是春季二月十五祭祀太阳,秋季八月十五祭祀月亮,祭祀太阳在白天,祭祀月亮在晚上。
《增礼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每逢中秋,祭月、拜月、赏月就成为一项全民的欢庆活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月下独酌》
清人潘宇鼎《金陵岁时记》记载:“中秋祀月陈列果实,如菱藕栗柿之属,扎香如宝塔形,上加纸斗,名曰‘斗香’。”
人们虔诚遥拜月亮,焚烧神像纸,最后撤下月饼、瓜果等供品,全家人喜而食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的时令食物月饼,也取自团圆。
《西湖游览志馀》中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甚至是在这一天祭月的果饼,也必定要是圆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陆龟蒙《中秋待月》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元好问《倪庄中秋》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殊的《中秋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
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
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的《中秋登楼望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中秋节粥饮食。”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月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李白《古朗月行》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的《月夜》
《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既有浪漫主义情怀,洋溢着中国人特有的诗情画意;
又有现实主义关怀,充满着中国人心中的伦理家国。
在中秋之月的脉搏之下,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
氤氲着延绵千年的审美与哲思,沉淀了中国人对故乡的依恋、对美好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