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资讯>跨境电商>跨境电商降温?多个大卖增收不增利
财报季逐渐落下帷幕,
许多大卖增收不增利,
电商平台也利润难求。
多个电商股股价受挫,
Shopify增收还亏损十多亿,
Meta数名高管离职!
电商行业渐渐降温,
逆风之中如何破局?
1
电商巨头的成绩单也不好看
2022年第一个季度已经过去,跨境大卖和电商平台们也纷纷交上了成绩单。
从发布的财报中可以看出,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面临成本上升等等问题,许多大卖都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还有的相比去年同期由盈转亏。
卖家的日子不好过,电商平台交出的成绩单也不好看。近日公布财报的eBay、Shopify、Etsy、Wish等,虽然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但都报告了收入增长放慢,利润大幅下滑。
eBay
eBay第一季度收入为25亿美元,同比下降6%;GMV为194亿美元,同比下降20%;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净亏损为13.39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净利润为5.68亿美元,同比转盈为亏,利润率由31.9%降至27.9%。
eBay面临的一大问题是活跃买家数量的下降,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1.63亿下降到了1.42亿。由于通货膨胀,消费者对价格越来越敏感。不少卖家认为现在消费者都是按价格排序来看商品,eBay的促销列表并没有什么作用。也有卖家抱怨eBay自身不投广告,流量获取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卖家群体的出走。
Shopify
Shopify第一季度总收入增长22%至12.04亿美元,但这也是其自2015年上市以来最慢的季度收入增长;净亏损为14.74亿美元,而2021年第一季度的净收入为12.6亿美元;营业亏损为9798万美元,上年同期营业利润为11.89亿美元。
Shopify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增速大幅减缓,亚马逊的“Buy with prime”预计也将对其产生冲击。Shopify选择采取的破局之法是加大对其交付网络和仓库的投资,旨在加强竞争力的同时,像亚马逊物流一样开辟新的收入来源。虽然以21亿美元收购Deliverr的成本高昂,但是很可能是其重要的长期收入驱动因素。
Etsy
Etsy第一季度合并GMS为33亿美元,同比增长3.5%,疫情爆发以来首次个位数增长;Etsy市场GMS为28亿美元,同比下降2.0%;净收入为8610万美元,同比下降40.1%。
快速发展的Etsy的增长步伐也慢了下来,其之前将佣金从5%提高到6.5%的举措引发了众多卖家的反对。目标和巨头进行竞争的Etsy正在涉足越来越多领域,并进行了大量投资。从其坚决的态度来看,Etsy此次涨佣金很有可能不会是近期最后一次,平台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但卖家在平台上运营的成本或将进一步上升。
Wish
Wish第一季度平台营收为1.89亿美元,同比下降76%,净亏损为60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缩小53%。
Wish已经连续11个季度亏损,面对持续下滑的趋势,Wish选择改变战略,彻底重塑品牌,而这一过程必定伴随着阵痛。转型虽然来得较晚,但在行业形势变化之际,或许能迎来转机,重要的是能否将失去的流量重新拿回来。
上周,电商巨头亚马逊的财报好似奠定了基调。在各电商公司财报相继发布之后,不尽如人意的成绩和对未来黯淡的预测,让电商股随即遭受重创。在5日当天,Etsy股价重创16.83%,Shopify股价下跌14.91%,eBay、Wish股价也都大幅下跌,就连尚未公布财报的Poshmark也受到波及下跌了约4%。
受到疫情推动的网络购物热潮正在逐渐降温,电商公司们的成绩印证了这一点。在财报会议上,CEO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电商行业面临的逆风,通胀上升、疫情的影响、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地缘政治冲突、消费者行为改变等种种原因,导致了增速放缓、利润难求。
疫情之后电商环境的变化,从Meta的电商尝试中就可见一斑。疫情刚刚爆发,众多消费者转向网络购物,电子商务爆发式增长,Meta也选择在此时加大电商方面的努力,于2020年5月推出Facebook和Instagram的商店功能。而由于过于仓促,导致一些基本功能缺失,没能形成太大的规模。在疫情红利开始消退之后,Meta的电商布局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Meta电商部门在过去6个月中至少有5名高管离职,扎克伯格也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的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有所放缓。
2
降本增效才能逆风前行
根据万事达卡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美国电子商务销售额与去年相比下降1.8%,而店内销售额增长了10%。电商的热潮正在冷却,快速增长的时期已经过去,行业的发展也将趋于平缓。
一切成本都在上涨,即使是亚马逊这样电商领域的庞然大物,也因为不断加大的支出而难以赚取利润。面对增长趋于平缓,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任何跨境电商卖家想要获得持续性的发展与盈利,必须要做好开源节流。
目前的电商环境,对于卖家来说要比平台更为艰难。平台可以选择收取更多的费用,将成本转嫁给卖家,而卖家为了保证产品竞争力,却不敢轻易涨价。通胀之下,消费者对价格无疑会更加敏感,这也是许多购物者转向线下折扣店的原因。
涨价难行,唯有进一步做好成本控制,优化成本结构。在流量方面,可以尝试TikTok这样的新渠道。在物流方面,也可以选取更加优惠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