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丽艳的淘宝店冲上五金冠时,淘宝食品行业里,还没出现四金冠店铺。
这家店是她在上海交大念研一时,随手开的,目的是“挣零花钱”。16年前,淘宝刚过完三岁生日,电商初见雏形。父母对她此举不是很理解,还有人暗讽:“读书读傻了?去做淘宝。”
邵丽艳没轻视学业,也没放弃创业。她在交大念到博士,也将淘宝店一度做到食品行业的TOP1,是行业内最快到达五金冠的店铺。
最夸张的时候,她店铺的年销,比零食类目第2、3、4名的总和,还要多出不少。求合作的供应商蜂拥而至,店铺首焦光是坑位费,就要10万元。
卖零食前,邵丽艳的淘宝店挂着李阳的《疯狂英语》,“8元钱低价进回来,卖30元,比书店便宜50—60元,一天卖两套,饭钱就回来了。”
这个时候,挣一顿饭钱,就是她的目标,这甚至算不上是“创业”。
有一天,室友兴冲冲跑进来,说:“你们知道吗?学校附近的工厂,能买到很便宜的饼干,早上五点开始排队。”大家一听兴趣十足,“便宜”二字对学生来说极具诱惑。
交大位于上海闵行区,学校附近遍布食品工厂,不乏格力高、日清等大型外企工厂。每周二、周五,工厂会放一些卖相不太好的饼干,拆开盒子外包装,低价卖给附近的居民。
早上五点多,天蒙蒙亮,邵丽艳和同学赶到时,工厂的收发室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
饼干自然比英语书好卖,散包装饼干被邵丽艳上架。5元一斤买来,能卖到20—30元,“这也比商场便宜得多,每周上新两次,很快就被抢光了。”
“便宜饼干”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些路远的大爷大妈不惜坐车赶过来,还有人因为插队,互相不满,在门口打了一架。
“僧多粥少”之后,工厂就停止了对外售卖,只有厂里员工能买到,并且限购。断了几天货的邵丽艳,偶然认识了一位员工,对方愿意做她的中间商,每周为她提供货源。
靠着这种方式,邵丽艳的店铺,2007年就卖了10万元。研究生住的四室一厅宿舍,每周定期堆满货品,她和合伙同学两个人忙得脚不沾地——手写快递单,去超市买纸箱,打包、发货,每天要发上百单。
但是那位帮邵丽艳拿货的工厂员工,有一天突然告诉她,自己要辞职回老家,不能给她供货了。后来,邵丽艳才知道,他是自己开淘宝店去了。
彻底断了货源的邵丽艳,开始寻找供应链。
2007年底、2008年初的时候,南方遇上罕见的雪灾,冷冬比往年持续得更久。邵丽艳在网上广撒网式地寻找进口食品供应商。
一一打电话过去,电话那头一听说她是做淘宝的,态度极不耐烦:“不卖不卖,别打了!”如果按单量来看,当时邵丽艳店铺的销量,成为分销商绰绰有余。“但很多人根本没听过淘宝,谈的机会都没有。”
无奈之下,邵丽艳伪装成线下超市的老板,说要上架一批进口零食,才争取到合作机会。一位卖菲律宾芒果干的老板,愿意把货卖给她,前提是,要先把钱打过去。
邵丽艳给对方打了2000元的货款,结果迟迟未收到货。过了一两个月,就在她心想“完了,铁定被骗了”的时候,第一批芒果干才到货。原来,那年的暴雪导致全国多地的生意,都受到了影响。
2008年,在很多人记忆里,注定不平凡。雪灾后的几个月,世界性金融危机逐渐影响到国内的生意,让线下生意受阻。这一年,是淘宝快速增长的一年,邵丽艳开始念博士,也迎来了店铺的爆发式增长。
“业绩增长的速度,颠覆了我的传统认知。”伪装成线下老板,成功上架不少进口零食后,邵丽艳每天的单量,从几十单,飙升到几百单。
她干脆在校外租了套别墅,把东北老家的妈妈接过来,别墅里堆满了货。三个人每天埋头发货,她记得很清楚,“那年暑假,啥事儿也顾不上,忙着写发货单,一天要用掉两支水性笔,手要抽筋了。”
一边忙着博士课程,一边兼顾淘宝店。邵丽艳的生活几乎是连轴转,“每天睁眼就开始配货、打包、发货,一直到睡觉。”
这样的节奏持续到年底,邵丽艳累到不行,“感觉下一秒就要倒下去的程度。”最后,她干脆在过年前半个月截单。
后来的几年,她一直在扩充团队,但忙碌并没有停止,截单时间甚至从年前半个月,提早到一个月。“公司只留一个客服值班,其他所有人都调到仓库发货,要发到过年才能发完。”
邵丽艳分析过店铺增长迅速的原因,一是她卖进口零食比较早,其他人入局的时候,她的店铺已经有了基础和权重。另外一点,她会四处搜罗买家没见过的新鲜零食。
除了自己从供应商处拿的货,邵丽艳还会盯着平台同行店铺。“有家店卖了一款鱿鱼足片,销量挺不错。那时候渠道不透明,我到处找了半年,才找到同款,后来,这款鱿鱼足片,成了店里的爆款。”
到2010年后,邵丽艳意识到,自己根本不用再伪装成线下老板了。2011年,她的店铺成了淘宝零食行业第一个五金冠,日销单数过万,公司规模近百人。“当时,同行业的其他店铺,甚至还没有四金冠。”
脱去“线下老板”的伪装之后,那些合作了几年的供应商才恍然大悟。同时,不断有新的供应商找到邵丽艳,企图以更低的出货价撬走合作。若能在邵丽艳店里卖出几个爆款,那么供应商一年的销量也不用愁了。
“当时店里有很多单品月销达到几万单,供应商在一款单品上,就能月赚几万元,如果能多爆几个品,一年就能赚100—200万元。”
如此大的诱惑,让供应商争先恐后的来求合作。到2013年,可选择的太多,而邵丽艳又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所以上新的坑位很有限。那时候,想在她店里的首页上新,光是坑位费就要10万元。
当时,一个濒临倒闭的国产食品品牌,找到邵丽艳,想开发一款能够让工厂起死回生的产品,放在她店里销售。虽然店里以进口零食为主,但她也同意了。
后来,工厂开发了一款肉松饼。上架到邵丽艳店里,以及同行业其他店铺。没过多久,这款肉松饼就火了,每月在邵丽艳店里卖出几万单。厂子成功通过电商转型年轻化,其传奇经历还被央视报道了。
五金冠之后,邵丽艳大多时候,都奔走在出差的路上,寻货品,找新款。“缓不过来去计算和规划,销量来了,我就得想办法接住它。”
当人被推着往前走的时候,是没有时间停下来犹豫和恍惚的。邵丽艳生长在东北,身上有股东北人的豪迈和洒脱。当发现创业这件事情,能给她带来满足感时,她果断放弃了一直念到博士的生物学领域。
况且,她的生意已经停不下来了。“感觉突然就‘暴富’了,并且没有时间思考为什么。”毕竟,她在此前想的都是,这家店铺能赚点零花钱就很不错了。
但同时,她觉得自己的思维还停留在学生时代,“比如去外地出差时,还下意识住很普通的酒店,平时出门开个QQ车,后来认识其他生意人,才发现我有了钱,其实可以买好车。”
2013年,邵丽艳开始上管理课,拓展运营团队,学会放权。时隔几年,她终于有机会再次将生活重心放在自己身上。
“当你发现自己不需要拼命赚钱的时候,整个人瞬间停了下来,会很痛苦。”将运营、管理权力下放之后,邵丽艳经历了一段寻求自我的过程。
她恍惚地感觉到,自己已经像个机器连轴转了五六年,导致身边早已没了真正亲密的朋友。“以前的目标很明确,我要赚钱,但那个时候,甚至不知道为什么活着。“
颓废了一段时间,邵丽艳开始主动社交。她有样学样,别人去喝下午茶,她也跟着去聚会;别人看书充实内心,她每天必会抽空阅读、上课。后来,一个老师点醒了她:“为自己活吧。”
邵丽艳发现,疯狂工作的那几年,回忆得起的快乐,就是满世界搜罗各种新品,然后被粉丝喜爱。于是,她的主要角色,变成了产品测试官,到世界各地找货。
放权并没有让店铺销量下滑,最高峰时期,她的店铺年销数亿元。
“年销很重要,但似乎没必要为了疯狂增长,而失去自我。”邵丽艳很坦诚,到现在,她的店铺已不是行业第一,但她从来没这么清醒过。“下一步,要帮公司员工实现人生目标。”
清醒同时伴随着满足。前不久,一个深圳的朋友给邵丽艳打电话,语气很震惊:“同事给我安利了一家零食店,我一看,居然是你家的店铺。”
还有一个买家要求客服秘密发货,她拜托客服:“一定要给我发,我受不了了,超想吃你们家的零食,快想哭了。”看到地址,才发现这个女生正住在减肥中心。
到今年,邵丽艳的店铺已经开了16年。她印象中,有不少顾客十多年前还在上高中,就是店铺的粉丝,一路买到现在,如今开始给孩子买零食。
这些零碎细小的感动,是她最大的动力。这家店铺让她的人生转了个弯,如果不是开淘宝,她可能是个科研工作者,过着另一种生活。她靠淘宝店,短短几年内迅速积累了财富,留下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和生命和解。